國軍官兵早期的兵籍名牌上只有姓名和6位阿拉伯數字,見下圖:何應欽將軍的兵籍名牌。
依據維基百科資料:「1966年起,以徵兵方式進入中華民國國軍服役的役男,均依照《兵籍規則》統編兵籍號碼。…由所在戶政機關,於役男身家調查時,即依《兵籍編號要領》規則,統編兵籍號碼以利編管。該兵籍號碼第一碼,依照戶籍地所在縣市,分為「天地玄黃…」如果該資料正確的話,國軍官兵的兵籍名牌應該是從民國55年開始,兵籍號碼前有加上地區代字。當時使用的地區代字,「天」表示是北部地區,「地」是中部地區,「玄」是南部地區,「黃」則是東部地區。
該年開始實施時,澎湖歸屬在南部地區使用「玄」字,金馬地區則沒有規範未使用代字。台北市在民國56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單獨提列出來,其所徵集到的兵員,兵籍號碼前的代字改為使用「宇」字。當某個地區的號碼數字使用盡後(如:999999),則在原來的地區代字後面加上A,如北部地區改為「天A」,數字則從000001重新起算。
我的軍校同學洪春棋是金門人,他在民國63年進入陸軍軍官學校預備班(後來改為中正預校)就讀,他的兵籍號碼就僅有6位數字,沒有前面的地區代字。我在民國66年考進陸軍官校時,因為我的戶籍地在台南,我的兵籍號碼是玄A開頭加上6位數字,下面照片是我進入軍旅(官校)時,所使用的第一塊兵籍名牌,因為是學生,使用藍底銀灰色的直角邊框及名字和兵籍號碼,與軍官使用金黃色的邊框和文字有所不同。
每位官校學生除了這塊藍底銀灰色邊框的兵籍名牌外,都還有另外一塊銅製的兵籍名牌,這塊兵籍名牌是外出專用的。每當放假,官校生穿著軍常服或軍便服外出時都要配掛,並且和銅環一樣,要使用銅油把它擦的亮光光,擦不亮是走不出官校大門的。下面這張照片是我的銅製兵籍名牌,因為擦拭過多,藍色底漆也被擦掉許多,官校畢業後我在留存時就把剩下的藍色底漆也都刮掉,當時的血型則是使用鋼印,打印在兵籍名牌背面。
金馬地區哪一年開始使用「金」和「馬」的代字?我打電話到馬祖連江縣政府問戶役行政科人員,也問不出答案,但和我同年進官校的金馬地區同學,他們的兵籍號碼前就已有「金」和「馬」的代字。依此推測,「金」和「馬」的代字啟用年代,應該是在民國63-66年間。民國68年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其兵籍號碼前代字,改為使用「宙」字。因此維基百科上對地區代字產生先後順序的記述是:「根據實務經驗,應為『天地玄黃宇金馬宙』,共八種」。
民國70年11月16日,我從官校畢業正式成為中華民國軍官,我的兵籍名牌改為使用藍底金黃色的直角邊框及名字和兵籍號碼(註:士官兵的兵籍名牌則是使用綠底),血型一樣打印在兵籍名牌的背面。到部隊後雖然穿著野戰草綠服,但仍然是配掛著這種金屬質的兵籍名牌、階級和兵科徽章。
民國73年5月1日起,國軍野戰部隊開始改佩掛縫製在草綠服上的布質兵籍名牌、階級和兵科,原來金屬質的則仍繼續使用在軍便服和軍常服上。隨後發的兵籍名牌是鋁質,雖然仍是長方形,但邊角已改為小圓弧形,血型改為貼製在兵籍名牌背面。
國軍的兵籍名牌,內容書寫很奇怪,名牌上的姓名是「由右至左」,但地區代字和兵籍號碼則是「由左至右」書寫。同一塊牌子上竟然有兩種書寫方式,也算是十分特殊(其實是有點怪)。過了幾年,我已忘了正確的年份,國軍的的兵籍名牌形式上雖然仍是長方形小圓角,但表面加有加透明壓克力,精美也漂亮多了。
國軍兵籍名牌上地區代字後面的英文字母,剛開始只有A,後來隨著兵員的增加,北部地區的「天」和中部地區的「地」,都有增加到B,即「天B」和「地B」,南部地區則始終保持在「玄A」,其它地區的「黃宇金馬宙」,則一直都沒有使用英文代字。我又忘了不知是從哪一年開始,國軍的的兵籍名牌正式改為大圓角矩形的型式。
民國87年7月起,國軍的兵籍號碼改為使用身分證字號替代,原來的地區代字和6位數字不再使用,新製的兵籍名牌,也不再書寫兵籍號碼,但是卻把血型加印在名字的左邊。
上面這個名牌沒有使用多久,馬上再次改版,這次把血型拿掉,改貼在兵籍名牌背面,正面僅留下單純的名字(依然是由右至左)。一直到我94年底退伍,國軍都是使用這種兵籍名牌。
以上是我佩掛過的兵籍名牌。但是現在國軍的兵籍名牌,則從民國103年起,將名字書寫從「由右至左」改為「由左至右」,應該就是下面這種樣式,由於我沒有,就用電腦幫自己做一個吧!。
我在學習Illustrator時,就趁機幫「我的兵籍名牌」也全部練習試做一份。
浩浩洪流,帶我邦幾;保家衛國,捨我其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