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保善〜
在2024年的年終,我們一連有兩場聚會,一場是華興班上的同學;另一場是台南師範畢業住在北部的同班同學。這兩組同學像兩個大家庭,我們經常相聚,一聚就聊個沒完。這兩個群組到老都這樣親密,有兩個基本的原因:一個是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另一個是當時大家的日子過得都很窮。
(穿香港衫的尤保善)
華興,在社會人士的觀感裡,好像是個貴族學校,董事長是蔣夫人,學校又位在陽明山,一定生活優渥,天之驕子。其實它是一所靠社會救助的院所,院裡的大小開銷都仰賴社會賢達的接濟。記得當時學童每人每天的副食費是5元,以當時公車票價每次5角幣值計算,學童每餐雖可以吃飽,但是伙食條件並不好,遇到一兩道下飯的好菜,就大快朵頤令人難忘。
有一天,院裡發新衣,那是一件白底藍格的短袖香港衫,心中非常欣喜。晚餐時我們穿著新香港衫進入餐廳吃飯,想不到廚房推出一道新菜:菜色是肉丁、豆乾丁、滷花生米加豆瓣醬拌炒,咬起來齒頰留香非常下飯,一時飯桶全空,紛紛要求加飯。一般評判菜色的豐欠都以肉為標準,富人吃肉窮人吃菜,條件越好吃肉越多,但是肉味一直是窮人垂涎的美夢,聽說金聖歎在臨刑的時候,請求劊子手暫時刀下留人,要留下一個不傳的秘密,那就是:豆腐乾和花生米同時一起咀嚼有火腿肉的味道。你想想,目前這道菜除了豆腐乾和花生米外還加上豬肉丁,迷人的程度絕非一般,飯後大家一致要為這道菜命名,因為當天大家都穿新的香港衫,就叫他香港菜吧!從此這道菜固定在每周五晚餐時出菜,大家期待,廚房也增加了飯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