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張元培-華興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29屆 張元培

    我是華興人,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二下學期離開,我在陽明山半山腰的華興度過我在成長階段最美好的7年半時光。

    在這我不談黨產會,不討論華興資產的來源和正不正義有什麼關聯,我只想告訴大家,華興對台灣社會的貢獻,遠遠高過現有價值的百倍、千倍。

(29屆校友小學時候的照片)

    提到華興,大家的印象多是收容國軍遺族和大陳島撤退的居民子女。事實上,我在民國68年進入華興時,學校裡國軍遺族的比例已經很少了,我印象中的同學有海山、瑞芳煤礦礦災的遺孤、有撫遠街爆炸案因為衝入火場救人而罹難英雄的兒子,肯定還有我不知道更多、更重大事件的子女都在華興學校裡。華興在我們的家庭面臨崩解之際伸出援手,不收一毛錢的把我們從國小教養9年到初中畢業,如果你成績尚可,連高中都還能繼續免費就讀,考取大專院校以後,也一路有獎學金資助到你到大專畢業。

    如果說華興只是單純的在「養育」,那是大大的貶低了華興,學校雖然是育幼院,但是也非常重視教育。我的小學美術老師朱為白、音樂老師郭月足,大家可以查詢一下谷哥(Google),他們倆位師長在藝術和音樂上的成就,根本就是大學等級的師資,雖然我並不怎麼成材,但不能否定學校的用心。華興育幼院不是只提供一個遮風避雨的空間,而是給予不少家庭殘缺、心靈受傷的孩子,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和健全的教育場所。

(朱為白和郭月足老師)

    或許幫助幾個社會事件,免費教養了幾千名的學生,無法說服你認同華興對社會的貢獻,我個人認為華興對台灣社會最大的貢獻在於棒球隊的成立。民國58年金龍少棒隊在美國拿下第一座世界少棒冠軍,回到台灣後球隊面臨解散,球員要四散各自歸家之際,華興適時的接收了這批球員,讓他們有了一個能安心讀書和繼續打球的環境。有了這些條件後,才會培育出郭源治、呂明賜等名將,也才有陳大豐、陳大順兄弟等知名球員,爾後在台灣棒壇發光發亮,不只興盛了台灣的棒球運動,更讓棒球成為中華民國的國球,你絶對無法否認,華興棒球隊的成立,在台灣棒球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和關鍵的地位。

(金龍隊進入華興後成立華興棒球隊)

    養育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培育一位棒球選手又要投入多少資源?在郭源治及陳氏兄弟揚威日本時,在呂明賜於國際賽上轟出一支又一支全壘打時,他們帶給社會的鼓舞和激勵,絕對不會少於現在的陳金鋒、王建民和陳偉殷。

    不管你喜不喜歡蔣中正,不管你喜不喜歡婦聯會,我只想説:「謝謝您,蔣夫人,在我的家庭最艱困的時候,您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