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華興校園裡讀書,課業上有各級老師在教導,生活上有保育老師在照顧,使我們能在一個安定的環境下學習與成長。然而校園裡還有許多庶務工作要做,例如倉儲的管理維護,校園裡的割草修樹、三餐伙食的供應,白天校門看管,夜間校園的安全巡守…等,這些都需要依靠另外一批人員來執行,他們就是學校裡的職工,我們平常都喊他們為工友,而這些工友,我們還記得幾位呢?
聽林(建業)校長、李(美珍)主任,以及馬(才寶)老師回憶說,學校裡的工友,大多是民國38年隨政府來台的老兵,當年他們退伍後也無法回到大陸老家,只能在台灣繼續謀求一職工作餬口養家,華興便成了他們在台灣的另外一個家。馬老師說:「這些先輩們多半終身未娶,他們前半生奉獻给國家,出生入死;後半生服務華興,無怨無悔。」聽著令人敬嘆。
由於他們的身分較為卑微,不能對比上老師和職員,學校裡的各種活動,看不到他們的頭臉,有外賓參訪時也拍不到他們的鏡頭,在華興歷史回顧的照片中,很難看到有他們身影的照片。而我們一般學生,甚至連他們完整的姓名都不知道,只是在校園裡跟著,老郭、老周、老毛、老李…的亂喊亂叫。
有關華興老工友的回憶,在戀戀華興群組裡的師長和校友們,大家曾經慢慢回憶、琢磨和討論過,許多對老工友的回憶和印象,也慢慢出現,我把它們歸整為「老郭放熱水一文的迴響」,並發表在戀戀華興部落格上面。
https://b3006pai.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9.html
我把該篇文章,以及我後來整理出一份30多位職工的名單,一起傳給林校長,請他幫忙補充。林校長過去在文章中曾寫道,侯賀臣、种貫一和蔣興,他們三位原來身分是工友,但是因為本身條件的傑出和工作的努力,經黃若瑛院長提拔,調升他們為學校裡正式的職員。侯賀臣在大陸時是滕縣下某一個區的區長,初到華興時擔任門房看守,後調升職員。在黃院長逝世紀念專輯第60頁,他還寫了一首有168個字的律詩悼念。
(侯賀臣寫的詩)
种貫一在大陸時曾擔任鄉長,初到華興的職務是廚工,後來也調升為職員。蔣興是退伍軍人,在大陸打過仗,來台後戍守過金門,他初到華興擔任工友,校園裡的水電、木工、玻璃修護,他樣樣都會,且因為有指揮能力,黃院長提升他為學校裡正式的職員,並擔任工友班班長,指揮和調度工友工作。他原本就寫得一手好字,工作餘暇更拿著舊報紙練習寫毛筆字,總務處裡的公文簽呈、抄寫,以及學校後來辦活動時的大看板字,也都有勞他幫忙書寫和製作。
林校長看著我提供的職工名單,回憶補充說,老郭叫郭德增,他在大陸江西老家是地主,蔣經國擔任贛南督察行政專員時,曾借住在他們家。司機老趙叫趙根發,厨房班長歪嘴老李是李子信。老曹(積玉)是董事長和院長辦公室工友,老毛(德能)是小學部工友,老楊(學海)擔任門房看管,老謝(樹根)是清潔工友。
老周(鼎光,因為是廣西人,也叫老廣),負責校園環境維護及安全工作。名單中彭海和負責男生宿舍及工友宿舍燒鍋爐熱水,周德華負責採購,每天要到圓山飯店拿剩餘的麵包回華興,而陳希村和陳威都是木工。負責管理大禮堂後面播音室是老劉(友發,不是牛)。還有一位工友住在大操場邊,養了十幾隻羊在校園裡幫忙吃草。另外第2屆的林相洪校友,畢業後回校擔任嶺頭水源地打水工作。第3屆的梁信徒畢業回校,朱承杰主任教他負責養雞工作。蕭明四郎是後來的理髮師。
華興的這些工友,除了後來調升成正式職員的三位外,其他的幾乎都沒有照片留存在華興,我們現在只有他們名字的資料。大陸歌手莊達菲寫唱了一首「寫給老唐」的歌,歌聲中的老唐其實是莊達菲的姥姥,她因為懷念姥姥而創作了這首歌。我想用這首歌當背景歌曲,然後仿效軍中模式,幫華興的這些工友們,每人製作一塊名牌,調升職員的三位用藍色,男性工友用綠色,女性工友則用粉紅色,藉著名牌上的名字,讓我們謝謝他(她)們過去在華興的服務與奉獻,並以資永恆感念他(她)們。
(點擊播放名牌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