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保善〜
戀戀華興部落格版主白毅校友,是個懷舊又懂得感恩的人,為了謝謝華興工友們過去在華興的服務與奉獻,並用以對他們表示永恆的感念,特別仿效軍中模式,幫華興的這些工友們,每人製作一塊名牌,藉著名牌上的名字,再配上大陸歌手莊達菲,為懷念姥姥而創作的這首歌「寫給老唐」的歌,在戀戀華興部落格、FB社團及Line群組中發表,勾起幾段有關我和他們相處的往事回憶。
一、從門房老楊的《老鈴打楊》說起:
從華興自萬華大理街搬遷到陽明山嶺頭校區,直到我離開華興這段期間(編者註:民45-50年),門房的工作一直由老楊(學海)負責,門房分守衛和休息兩區,它是老楊的家。
華興常有外賓參觀,若是重要外賓我們都要列隊以鼓號相迎,外賓的車隊到達附近,老楊以搖鈴示警,有一回有位重量級的客人到院參觀,我聽到老楊的鈴聲隱約地從門房傳來,於是立刻慌忙地向院長報告《老鈴打楊》了,從此《老鈴打楊》變成同學對我的笑柄。
老楊有東北人的塊頭,一張憨厚的臉,說得一口道地的山東話,對我們像家人一般和善,每當頑皮的同學向他作弄,他習慣用「他奶奶的小鬼頭」追罵,他說他在山東成長但父母是韓國華僑,退休後要回韓國去。
在沒有電視的日子裡,周末假日的夜晚,最大的享受就是三五成群地躲在老楊的休息室中聽中廣的廣播劇和傅達仁的籃球轉播,當年的趙氏孤兒、雙槐樹、孔雀東南飛,感人的劇情賺去了我們不少的眼淚。
從董事長室到門房的彎形馬路約200米,平常的清掃工作我和老楊平分,彎道是分界處,旁邊有很多相思樹,秋冬時分落葉特別多,我常來不及掃,老楊經常來幫忙,他還教我清掃落葉的技巧。
二、擔任一日監購人陪种貫一先生去買菜:
單位指派專人到廚房監視廚師做菜叫監廚,若跟著採購人去買菜,他的腳色應是監購人,當時華興有這個規矩。种貫一先生一直是華興副食品的採買人,那一天,我擔任一日監購人,陪种貫一先生去中央市場去買菜。
臨走前林建業老師囑咐我,大蒜營養很好有益健康,晚上菜餚中一定要一盤大蒜炒肉絲,我把林老師的要求告訴种先生。种貫一先生有一副老J的面孔,神情篤定,經驗老到,他在市場的人面很熟,早上7點領我到達市場,他在前面採購,我跟在後面跑,看他從不討價還價,不論肉舖菜攤只要向店家交代一下立馬成交,不消一個小時菜就買好了,回到學校不久菜由專車運到廚房,一樣都不少。說到那盤大蒜炒肉絲,同學很不買帳,肉絲吃了大蒜剩下,回收了一大桶,成為我和林建業老師日後的一個共同的遺憾。
三、私自潛溜到廚房裡去覓食靠廚工老李接應:
在華興我參加樂隊,由於身分特殊,在生活上有很多方便,我們可以晚睡,十七八歲正當發育時期,肚子常常餓得發慌,我們這夥人常常半夜裡私自潛溜到廚房裡去覓食,廚房是學校的禁區,沒有人幫我們開門是進不去的,進了門若沒人給我門備食仍然吃不到東西,這就要特別感謝廚工老李的接應,當時梁景岳發明一種辣椒拌醬油的醬料,將冷饅頭沾著吃。
四、從侯賀臣對黃院長的緬懷詩想到另一位佳人:
侯賀臣在對黃院長紀念冊中緬懷詩寫道:
「上舒伏闕勇陳情,代父鳴冤是遠行;
孝蹟堪豋列女傳,川沙今亦有緹縈。」
詩的內容一般學弟妹們看了一定不明白裡面的意思。原來裡面隱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故事是說:黃院長的故居在上海的崇明島,早年老太爺在那兒發跡,事業做得很大,沿著長江有十幾間商行,因為財大惹人眼紅,老太爺遭人誣陷入獄;院長以女兒之身奮力營救,最後在上海租界青幫大老杜月笙的協助下,安然出獄幸免於難。
大家都知道黃院長是個孝女,在任院長期間特別接老太爺來院裡親自奉養,每年過年我還從老太爺手中接過壓歲錢,為了感恩,一度還給杜月笙的兒媳在院裡安插了一個工友的職位,因此讓我想起另一位佳人。
五、向華興每一位員工致敬:
歲月如箭,屈指已70年,早年華興的工友多已凋零,但留下的回憶仍有源源不絕的溫度,特向華興每一位員工致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的留言。